索引号: bxssjj-2025-00005 发布机构: 本溪市审计局
信息名称: 关于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主题分类: 财政审计信息
发布日期: 2024-12-30 成文日期: 2024-12-30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关于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30 15:58:34 【字体: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报告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请予审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一次会议相关审议意见将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和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一体推进,促进审计整改取得扎实成效。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计整改工作部署和成效

(一)高位谋划,把审计整改作为政治任务抓实抓细

市委审计委员会充分发挥总体布局、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市委审计委员会主任、市委书记吴澜专门听取审计整改情况汇报,并要求市委审计办聚焦“老问题”“新症状”“旧顽疾”,持续跟踪问效、一跟到底、紧抓不放。市委审计委员会副主任、时任市长吴世民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常务副市长吕雪峰专门调度推进审计整改情况,压实相关单位整改主体责任,促进整改任务有效落实。市委审计办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分类提出整改要求,向相关被审计单位印发整改通知和清单,有力有效推动审计整改。

(二)贯通协同更加顺畅,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日趋完善

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纪检监察、巡察监督、主管部门监管之间,信息共用、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市委巡察办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巡察范围,并将未彻底整改问题反馈给市审计局;市人大财经委、预算工委监督与指导并举,会同市审计局深入部分被审计单位,重点督办整改,提高整改效能;市财政局、市国资委等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与审计机关建立对口联系机制;主管部门针对行业共性、普遍、易发、多发问题强化监管职责,推动源头治理。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进一步巩固

(三)审计整改总体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24年10月底,《审计工作报告》中要求立行立改的问题已经全部完成整改,要求分阶段整改的问题总体进展顺利,要求持续整改的问题均制定了措施和计划。已促进拨付财政资金5.28亿元,上缴盘活各类资金7983.9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9171万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35项,追责问责9人。

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一)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管理,优化债务管控,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针对预算管理不够科学和精细的问题,财政部门进一步优化预算编审流程,结合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精准测算资金需求;建立健全动态监控体系,强化预算执行监管,杜绝随意变更行为;大力推进绩效评价工作,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督促部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整改,2024年上级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已经全部纳入当年预算;代编的征地拆迁成本已根据当年收支规模合理调整,预算执行率进一步提升;同时,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15大类62项支出标准制定工作。

二是针对转移支付资金支持保障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财政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上级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要求,督促预算单位提前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推进资金快速分解下达和高效使用。截至2024年10月末,4.4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等资金全部分解下达,燃气管道改造等资金已按项目进度拨付1.06亿元。

(二)预算单位提高管理效能,夯实内控根基,促进规范运行

一是针对预决算编制不真实的问题,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强化预算单位资金审查,合理调整预算安排,确保结余结转资金高效使用。预算单位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和财务制度要求,全面、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市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将结余结转资金全面编入下一年度预算;本溪开放大学等2家单位加强决算编制的监督审核,确保决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是针对非税收入等未做到应收尽收、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审计部门被审计单位共同深入研究财政资金管控办法,从资金的申请、拨付等各环节查找影响资金使用效能的堵点和卡点,全面提升部门管理水平。市自然资源局已向本溪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全面催缴欠缴的土地出让金;积极联系矿山企业返还保证金8881万元,组织县(区)筹措资金偿还工程欠款1204.16万元,归还窜用的环境治理保证金等290万元。市检验检测服务中心追回检测费16.1万元,上缴非税收入84.36万元;市医疗保障局归还“队伍能力建设”专项资金5.58万元。

三是针对资产管理薄弱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强化制度约束,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工作,实现资产动态监管,提升资产使用效能。市医疗保障局等6个部门对有账无物资产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账实相符;市生态环境局已将闲置房产盘活使用;市检验检测服务中心已停租闲置房产;市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对有争议资产进行了备案;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等4家单位严格履行资产报批程序,购置、处置资产。

四是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仍需加强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优化制约机制,加强基础化培训,提升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保障财务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市监狱等2个单位全面核查、逐步清理长期挂账的往来款项;市商务局等3个部门完善了财务报销审核流程,杜绝了超限额使用现金、零余额资金转基本户、坐支非税收入等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改进工作模式扎实推进整改工作

1.人力资源服务部门认真采纳审计建议,聚焦问题根源,采取积极措施,稳步有序落实整改。一是完善了《本溪市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根据孵化的设施、面积、能力及效果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对达标的孵化基地给予定额补贴。二是各县(区)人社部门组织创业带头人填报认定登记表,并将信息录入到管理系统中,提高了创业带头人认定时间的精准度。三是各县(区)政府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各类补贴发放到位。目前,滞拨的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四是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陆续对5名合同到期人员办理了解除手续。五是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优化企业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注册、政策咨询、人才招聘等一站式服务,有效促进了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的开展,目前,已成功引进8家企业入驻产业园。

2.教育部门把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统筹起来,用制度巩固整改成果,政策落实更加有力,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市、县(区)教育局出台了《本溪市市本级教育集团财务统筹管理的工作意见》、《关于规范管理往来账款项有关事项的通知》等4项制度,有力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整改。一是平山区东明小学、第12中学全额返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课后服务费6.6万元;桓仁县东山小学、西园小学已发放5名学生困难补助0.6万元。二是平山区教育局协调区财政局对拖欠的13个薄弱环节改善项目进行了审核,已清理偿还欠款393.33万元。三是各县(区)教育局对在职教师课后服务收入纳税情况进行全面核算,所欠税款26.15万元全部补缴完毕。四是相关县(区)教育局对所属学校食堂采购统一招投标,各学校完善食堂管理,杜绝了现金支出、白条入账等行为。五是平山区政府及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校舍安全隐患问题,积极联系市住房保障中心等部门,研究解决办法。目前,平山区第二实验中学坍塌围墙已维修完毕;实验教育集团平山分校人行路外墙维修工程已列入明年小区改造计划。

3.市国资委、国有企业深入剖析企业运营问题,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推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会同市国资委进一步落实《关于建立国资监管与审计监督协同工作办法》实施细则,审计部门强化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力度,国资部门牵头全力推进问题整改。截至2024年10月末,市客运集团通过完善临时用工人员管理制度,清退非必要雇工134人;同时明确管理模式,与轮胎服务企业协商轮胎租赁方式,有效控制企业支出成本。辽东水务总公司、天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已对闲置资产进行评估,通过抵押、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资产。审计发现的国有企业个别工作人员利用内部借款,涉嫌套取国有资金等5个问题全部移送至纪检监察部门,2个案件已办结,3个案件正在有序办理中。

(四)两县政府强化责任落实,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两县召开审计结果反馈会议,针对乡镇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具体整改建议。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全面部署整改工作,并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完善管理,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一是针对乡镇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财务基础工作薄弱问题,县政府组织财政部门等强化对基层的培训和指导,同时加强监督检查,推动乡镇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目前,14个乡镇全面盘点了所属资产,对盘盈、盘亏资产进行了账务处理;4个乡镇已邀请第三方对相关资产进行清查,并按照第三方核查结果调整账目;17个乡镇停用了长期闲置或违规开立的银行账户,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财务报销审批流程,防止零余额转基本户、大额使用现金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规范了食堂随意支出行为一律取得正规发票入账。

二是针对财政资金统筹能力较弱的问题,乡镇政府全面加强结余结转资金、非税收入资金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统筹编制和安排各项收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通过整改,已督促19个乡镇通过司法途径等追缴非税收入875.65万元,上缴结余结转资金173.05万元;14个乡镇将森林保险协办费全面纳入2025年度预算;3个乡镇杜绝了坐支非税收入等违规行为。

三是针对资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县政府强化部门间协同管控,推进资产使用集中高效。6个乡镇积极寻找闲置资产盘活途径,利用现有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转让、出租等方式,提高资产利用率。3个乡镇完善了工程建设手续,逐步将1.22亿元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7个乡镇严格履行国有资产出租、处置程序,委托第三方对相关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其中碱厂镇所属国有企业出台了《硕茂农林种植有限公司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有力提升了资产管理水平;高官镇收回被个人占用的1000平方米校舍,并重新发包。

四是县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纪问题的再次发生。2个乡镇收回违规发放的工作补贴39.18万元;1个乡镇规范工资发放范围和标准,积极与提前退休人员沟通协商,研究整改办法,追收多发放的工资;2名工作人员兼职取酬问题已移送至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三、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安排

截至目前,尚有个别问题需要持续推进整改。随着审计的不断深入,审计查出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交织,相应整改难度加大。有的问题整改本身即属于中长期改革任务,需要伴随着改革深入持续推进;有的是在探索性、开创性工作中出现的,需要适时总结经验逐步解决。

下一步,审计机关将严格按照市委审计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要求,持续加强对审计整改的跟踪督促检查。一是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全面整改。对已到期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加强跟踪督办,推动尽快整改到位;对未到期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持续抓好整改;适时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效。二是加强追责问责,提升整改效能。与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监管部门加强贯通协同,强化审计整改约谈机制,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从严问责,确保整改“动真格”、见实效。三是强化源头治理,深挖问题根源,突出建章立制,努力实现整改一个事项,避免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以审促改、以审促建、以审促治,确保政令畅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审计机关将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坚定不移实施“34456”发展战略,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